没了政策的补贴,本就需要前期投资的光伏项目,不少企业兵败如山倒。
20172021年,我国光伏产品累计出口额约996亿美元,组件出口量约为317吉瓦。三是为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制造布局方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光伏企业自2012年便开始走出去。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一般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建设,不但帮助贫困户脱贫,还可以通过园区化、平台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大农民就业与致富空间,让农民获得租金收益、工资性收益等。图1 2013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量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三)光伏市场格局持续优化国内应用市场快速扩大,已逐渐形成东、中、西部共同发展的格局。随着组件设备的性能、单台产能以及电池片效率不断提升,组件生产线投资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光伏+工业光伏+建筑光伏+交通光伏+通信光伏+生态治理等各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我国光伏行业已进入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72020年,我国企业、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共打破世界纪录23次;2021年,打破效率纪录11次;2022年上半年,刷新效率纪录7次。目前国内多晶硅产能分布较为集中,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50.6万吨,新疆、内蒙古、四川三地集中了国内近80%的产能。根据其财报显示,2021年海螺水泥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679.53亿元和332.6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73%和5.38%。
11月9日,海螺水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公司正在持续加大新能源板块投资三一硅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星星说,公司生产的单晶硅棒相关工艺制造水平属国内一流,预计年产能达250兆瓦。11月10日,三一硅能(株洲)有限公司首根单晶硅棒在株洲下线,标志着三一集团在大尺寸单晶硅棒制造工艺上的突破,将为未来产业的规模化落地,为生产低氧含量、低碳含量、高少子寿命、电阻集中性良好的产品打下坚实基础。7月,三一硅能(株洲)有限公司选址株洲市石峰区三一能源产业园,主营硅材料及单晶、电池、组件等光伏新能源产品及其关键装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提供光伏装备及智能制造生产线等整体解决方案。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依托三一集团在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经验积累,助力我国新能源行业转型升级,三一集团于2022年进军光伏行业。10月16日,该公司投资建设的500兆瓦-topcon光伏电池中试线投产运营,顺利完成首片光伏电池片生产下线

浙能集团的总装机容量3655万千瓦。据其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底,浙能集团在职员工23066人,总资产2751亿元,所有者权益1334亿元。并控股浙能电力、宁波海运(3.730, 0.00, 0.00%)、浙江新能(11.900, 0.00, 0.00%)三家A股上市公司和新加坡上市公司锦江环境,管理企业超400家。这加上委托的表决权,乌江能源将合计控制中来股份30%的表决权,成为公司的实控人。
公司方面解释称,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燃料成本增加影响。当时,林建伟、张育政与贵州乌江能源投资有限签署了协议,拟分两次将合计占公司总股本18.87%的股份转让给后者,交易金额合计11.63亿元。即便以此次交易价格17.18元/股计算,也实现了222%的涨幅。尤其在今年年中,该公司作为热门TOPCon概念股,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股价实现翻番。
公司控股股东将由林建伟、张育政变更为浙能电力,实控人将由林建伟、张育政将变更为浙江省国资委。这也导致中来股份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发生变更。

两年内股价最高涨幅233%公告显示,浙能电力与中来股份控股股东林建伟、张育政夫妇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议》,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受让张育政持有的中来股份1.06亿股股份(约占中来股份总股本的9.70%),同时拟取得林建伟持有的中来股份1.09亿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10%)对应的表决权。但其控股股东浙能集团规模较大。
根据公告,这一转让同样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合计转让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数量的18.67%,加上授予的表决权,杭州锅炉集团合计控制的表决权比例为28.67%。可以说,伴随着光伏下游需求持续火爆,中来股份正享受赛道红利。不过,中来股份也曾一脚踩入了理财大雷,导致股价大幅波动,2021年1月11日收获了近两年来唯一的20cm跌停。价格方面,双方约定第一阶段的转让单价为每股9.9元,较第一次转让时的单价提高了25.03%。值得一提的是,中来股份受益于光伏赛道高景气度,股价近年来一路上涨。根据公告提供的净值表,基金产品于2020年12月当月亏损1.58亿元,较2020年11月亏损幅度为97.18%。
同时,此次股份转让的单价再次提高,升至了每股11元。中来股份基本面状况并不差,今年前三季度,中来股份实现营收76.24亿元,同比增长84%;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366%;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898%。
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可谓在高点实现套现。但在同日,公司又公告了一份新的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只是对象换成了杭州锅炉集团。
三年内第四次股权转让又有眉目了,这一次交易对手背后是浙江省国资。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608.8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0.8%,不过其归母净利润仅为4.5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79.8%。
如果交易实施完成,浙能电力将持有中来股份9.7%股份,并控制公司19.7%股份表决权,而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将持有20.25%的股份及10.25%表决权。不过两个月后,这一交易再度告吹。浙能电力盈利能力堪忧从浙能电力方面看来,这家市值超过460亿元的国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火力发电业务,辅以提供热力产品,以及对核电投资,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至于为何要入主中来股份,浙能电力方面表示,一是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二是通过取得中来股份的控制权,可促进浙能电力从传统火电为主向火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方向转变,有利于浙能电力转型升级;三是中来股份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取得中来股份的控制权,可以规避产业培育风险。
不过,近年来该公司在电力生产领域投资规模逐年扩大,已经发展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区域能源企业,其整合了控股股东浙能集团下属火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燃油发电、核电等电力主业资产。中来股份首次谋划出让公司控股权是在2020年6月。
同一时间,公司第三次公告转让计划拟向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转让占公司总股本5.7%的股份并向后者定向增发的方式,使姜堰道得成为公司的实控人。据了解,此次浙能电力受让价格为17.18元/股,合计受让金额约18.17亿元。
而2021年1月4日晚,中来股份获取了最新一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基金资产净值报告,显示上述私募基金净值出现了巨额亏损。据了解,该公司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先后分四笔进行了闲置自有资金委托理财,合计认购总额为2亿元。
三年内四度转让控股权实际上,此次已经是林建伟、张育政夫妇三年内第四次试图转让中来股份控股权。中来股份实控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将以18.17亿元,将公司9.7%股份和10%表决权转手给浙能电力。但在不足两个月后的8月,因为未能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投资等重大事项未能达成一致,双方解除了这一转让协议。记者梳理发现,自2021年以来,中来股份股价从最低点5.33元/股扶摇直上涨至最高17.76元/股,涨幅高达233%。
11月10日晚间,浙能电力(3.440, 0.01, 0.29%)(600023)与中来股份(17.330, 0.00, 0.00%)(维权)(300393)双双公告宣告了这一股权转让计划。而且,该公司毛利率近年来始终在低位徘徊,从2020年的14.58%骤降至2021年的-2.11%,而在今年前三季度,其仍未摆脱毛利亏损的状态,毛利率仍为-1.21%。
完成交易后,中来股份这家光伏背板龙头实控人将变为浙江省国资委。该价格较中来股份停牌前的17.33元/股略低。
不过作为浙能电力而言,以9.7%股份的交易对价,便拿下19.7%的表决权,也可谓划算。从17.18元/股的交易价格来看,略为低于中来股份当前股价,不过,这一价格是中来股份近两年内股价最低点5.33元/股的两倍有余,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可谓在光伏赛道景气度最高时高位套现 |